• 首页
  • 本馆概况
  • 群文活动
  • 非遗项目
  • 非遗传承人
  • 业务成果
  • 文化交流
  • 新闻动态
  • 视频点播
  • 在线互动
  •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化新闻
    文苑在线:蔡永超 | 祭灶
    信息来源:凤翔文化馆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年1月29日  ‖  查看785次  ‖   字体:[] [] []

    腊月二十一过,年的气息便像咱西府人酿的农家醋一样酽和了。集市上热闹非凡,置办年货的人们熙熙攘攘,各种年货可谓应有尽有,灶干粮在这个时候也闪亮登场了。

    在民间,腊月二十三有祭灶这一习俗,传说这一天灶王爷会上天向玉帝老儿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家宅平安。这一天会烧香供奉,燃放爆竹,敬献灶干粮来迎送灶王爷上天。灶王爷在民间有一家之主的称谓。俗语曰:灶王爷上天有一句说一句,毕竟民以食为天嘛!吃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老百姓为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特意制作了灶干粮以供灶王爷途中充饥。这一习俗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孩童时期,每逢祭灶我就会想起烙灶干粮的情景,总觉得灶干粮是那样的香甜可口,圆圆的,两面有花纹,粘有芝麻,点缀着桃红色的花印,散发着阵阵麦香,能勾起人们的食欲。

    记得儿时,每逢祭灶,年的气息依旧是那样的浓厚。锣鼓会悄然打起,爆竹的响声时响时没,年猪被杀的嚎叫声清晨便传入耳来。母亲会在腊月二十二的晚上起好面放在炕上,第二早面发起来了便开始烙灶干粮了。将面团揉擀成直径约10公分,厚度约1.5公分的圆陀形,用刀刃在其正面和背面轻轻地切成方格形或菱形的图案,再粘上黑芝麻和小茴香轻轻地放在锅里,烙馍要用麦草火慢慢烧,把握好火候,不停地翻动灶干粮防止火候过大烙焦干粮。烙熟的干粮会散发出一股特有的麦香味和小茴香、芝麻受热逸出的辛香味。这两种味道相互搅合着布满整个灶房,散到了整个院落,弥漫了整个村庄。刚出锅的干粮先要敬献灶王爷之后,方可食用。刚烙的灶干粮软软的,入口香甜、适口,回味悠长。加之做工精细,在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不只是充饥,而更是对生活的一次小小的改善。因为,那时的精粮并不充足。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粮白面也充足了,但祭灶烙灶干粮的习俗却愈演愈烈了。对灶干粮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有常见的还有油酥、五香、糖盒等等。可谓别出心裁、种类尽有。

    美好的回忆,背后却隐藏着一段辛酸的往事。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我们临村有一个小伙是瓜子,因为不会说话,腿有残疾,以乞食讨饭为生。穿得破破烂烂、很脏,大冷天都没有好鞋来穿。提一只破旧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黄书包,走街串巷要吃的,渴了就趴在河边或渠边喝水。正巧那年祭灶瓜子来到我家要饭,我将母亲刚烙好的灶干粮取了一个给了瓜子,瓜子接过灶干粮,咧开焦黄牙齿的大嘴笑了,我分明看见瓜子眼里闪出了晶莹的泪花。到了第二年祭灶我仍然等待着瓜子的再次光临。但在此后的几十天内都没见瓜子的身影。我不解地问父亲,父亲淡淡地说,可怜的瓜子,腊八前一天在要饭回家的途中被一辆卡车轧死了。我偷偷地抹了把眼泪,幼小的心灵为瓜子苦难悲惨的一生而感到痛惜。在我们家乡凤翔柳林镇窦家庄村一带,却一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俗,可谓与众不同,其中蕴藏着神秘而古老的传说,有待我们进一步探密。为此,县文化部门为这里申请了非遗,加以保护和继承。

    古老的祭灶习俗,呈现出千百年以来劳动人民崇天敬民祈求神灵保佑的古朴情怀,也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祭灶伴随着我们过了一年又一年,这种习俗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里。  

                  
    上一篇: 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宝鸡美术馆隆重开幕啦~
    下一篇: 宝鸡市凤翔区2024年“年画进万家 幸福中国年”系列活动隆重举行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  地址:凤翔区东湖路中段  网址:www.sxsfxxwhg.com  联系电话:0917-7212051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8.0以上  
    您是本站的: 位访客  当前在线 人 今日访问IP: 个  陕ICP备12010538号 技术支持:石鼓传媒

    Copyright Right©2008-2012 Ningzhi.Net Powered|By:Nzcms v2.12.10|